场景:重新定义世界 打造场景的三种力量

发布时间:2023-11-28 来源:安装场景

  同样的一杯茶,放在工作口渴之时是佳饮,放在书房是文人的诗情画意,放在高楼大厦的写字间是小资的闲情雅致,放在酒店则可能是商人的运筹帷幄……茶还是那杯茶,茶究竟可以喝出什么样的味道来,取决于个人,更取决于所时所地所景。

  找出同样一杯茶不同文化味道的内在规律,这也是以特里·克拉克和丹尼尔·西尔为首的新芝加哥学派创立场景理论的内涵之一。场景理论是国际上首个分析城市的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对城市发展作用的理论工具,其选择从消费角度来解释后工业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现象,区别于以生产为导向的工业理论。场景理论涵盖了从经济增长到居住地选择,再到选举和新社会运动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两位学者由此指出,场景,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经济、居住生活、政治活动和公共政策。

  “场景”一词来源于电影,“包括对白、场地、道具、音乐、服装和演员等影片希望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和感觉”。由新芝加哥派创立的场景理论,其灵感当然来自于电影场景但又不一样。所谓场景理论,简单点说就是一个地方的整体文化风格或美学特征,这种风格或特征来源于各种舒适物的组合。舒适物组合的不同,其场景外在表现自然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千差万别。

  在本书两位学者看来,虽然各种舒适物功能各异,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有机给合,从而孕育出特有的“文化和价值观”。打个简单的比方,尽管许多街道和建筑物大同小异,但一座城市里没有绝对一样的两个社区,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家园”不可轻易替代的原因所在。

  场景理论的诞生是城市发展的“形势所迫”。上世纪9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工业纷纷搬离中心城区,原有的生活区与制造区的混搭城市模式得以改变,城市功能区位更加清晰。时过境迁,工业区原有空间逐渐被“文化创意、休闲娱乐、高新技术和金融服务等新兴起的产业”填补,于是“城市形态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并没有例外,比如位于北京朝阳区的798艺术区,历史上是电子厂。

  制造业将城市空间让渡于新兴起的产业,这并非简单的产业更替。两位作者指出,“工业时代的学者们更多地把城市看作具有生产意义的地点,而后工业时代的学者们可能更多地把城市看作具有美学意义的地点,消费、体验、符号、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文化意涵。”显而易见,工业时代城市空间的利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物质的创造与追求,而后工业时代人们对精神追求的权重显著增大。当城市形态逐渐由工业生产向消费转型,传统的工业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逐渐捉襟见肘,久而久之自然不足以对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场景理论于是应运而生。

  本书是克拉克团队历时12年,深入细致研究的重要结晶。克拉克团队依托国家电信黄页、邮政编码和人口普查资料,对美国、加拿大、法国等1000多个城市的餐馆、酒吧、咖啡馆、书店、博物馆、足球场、学校、珠宝店、服装店、画廊、剧院、影院以及教堂等消费娱乐设施做出详细的调查后得出结论:“不同都市设施具有不一样的价值取向,比如,教堂取向传统保守、酒吧取向刺激开放、俱乐部取向自我表达、图书馆取向知识进取……”在对这些统计资料做分析归纳后,他们选择从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三个方面15个维度,对舒适物逐一赋值,然后计算出分数,从而测量出场景的价值取向,如开放或保守、张扬或寂静、愉悦或沉闷等。

  按照克拉克团队设计的这把“标尺”,任何场景都可以计算出一个不同的值。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值绝非一成不变,毕竟一个地方的消费设施有时会因经营策略、市政建设等原因而出现变化。当然,一般的情况下这个值的变化也不也许会出现大幅度波动,毕竟城市生活形成的美学文化需要足够的时间沉淀。

  既然场景理论因城市发展而生,如同工业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最终自然会为城市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服务。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曾在《城市的胜利》一书中提到,后工业城市优势体现在吸引高素质人群的能力上,而这种吸引人才的元素不是传统理论强调的经济性因素,而是城市所能提供的文化与生活方式。过去城市的发展严重依赖生产制造,而在未来,消费特别是文化消费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两位学者亦鲜明地指出,“一个地方的文化特征是其经济财富的重要决定力量”,而“文化土壤培育不同的场景,继而带来不同的经济效果”。

  场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打造场景,有助于驱动城市经济发展,但经济并不是场景形成的必要前提。北京798艺术区的形成,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自2001年起艺术家扎堆的结果。就现实情况去看,场景的形成有多种可能:既可能因为自上而下的政策规划,比如,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规划的创意社区;也可能因为自下而上的市场发展,比如,近年来国内一些开发商打造的集商业、娱乐、休闲和住宅为一体的多功能区。

  两位学者坚信,高场景值至少能够最终靠三种“外力”打造实现。首先是高层级的政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顶层设计”。比喻港口、机场、铁路等基础设施由于牵涉面广,投资大,建设难度大,因此常常离不开宏观政策的支持;其次是地方政策,这可以看成是我们地方的战略发展规划,甚至还可以细化到城市的区位规划。本书提供的思路颇为缜密,即对应场景的三个方面15个维度,综合当地居民愿景,合理规划;再就是“自下而上”的经验。这一点很重要,放眼真实的生活,许多声名贯耳的场景,其实是自发形成的结果。俗话讲,物以类聚,鸟以群分。当兴趣爱好接近的人聚集于同一社区时,显然更有助于形成场景特色。比如前面提到的798艺术区,还有近年来渐成气候的北京市通州区的宋庄艺术区,是由于艺术家自发向某一地聚集的结果。当然,这里所指的兴趣爱好至少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即“迷人”和合法。

  需要注意的是,两位学者关于打造场景三种力量的建议,虽然不能离开规划建设,但绝不应等同于简单的大兴土木。换言之,无论是政策引领还是规划制定,都应对照场景的三个方面15个维度内容,科学决策。盲目的大干快上,极易形成一些看似高大上,实际无人肯前往居住的“空城”“鬼城”,以及毫无内涵也无人气的人造景观,在这方面国内外一些城市均有过惨痛的教训。

  再者,打造场景的三种力量看似实施主体不完全一样,但最终落脚点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是人就有习惯有爱好,就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倘若场景打造失去人文关怀这一重要前提,表面光鲜的场景实际可能冰冷异常,无人问津。从这一层面看,投资多寡与场景值高低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如同译者吴军所述,两位学者在场景理念方面的研究无疑极具前瞻性,但这种理论的建立尝试亦有不尽人意之处。如本书调查数据不少依托电信黄页和邮政编码,这对于正快速进入互联网的今天显得有些落伍。还有,人类能打造场景,场景其实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消费习惯。场景确能吸引高素质人才,但如果某些要素门槛过高甚至是紧缺,即便场景值很高,所谓吸引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比如,高房价和教育资源的掣肘。

  当然,新芝加哥派学者创立的场景理论虽不尽完美,对本书调查的域外城市指导性有限,但这样的探索尝试亦可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场景理论的研究工作中来。同时还可以激发更多人,畅想未来场景。就目前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来看,未来城市场景发展的新趋势或有两种可能。

  首先是城市场景从满足基本消费功能需求向生态宜居型转变。以我们生活的社会为例,过去全家老小挤在狭窄的空间。跟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作为“先富群体”,对住宅的需求慢慢地由刚性过渡到改善性住房。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人们不再满足于个人享用内部空间的宽阔,而是衍生出对室外空间的更加高的要求,比如,对生态环境的日益看重。

  其次是现实场景向虚构场景转变。两位学者强调的许多场景基于现实,实际上,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国内早有不少软件将社区虚拟化。在这个虚拟社区里,学、吃、喝、玩、乐等应有尽有,APP上的许多消费需求能做到送货上门或精准定制。而随着5G时代的来临,穿戴设备的广泛应用,加之“物联网”极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当虚拟场景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时,我们会不会掉入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描绘的那种全部由智能操控的“未来陷阱”呢?

  再深一层看,在未来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摩尔式发展,未来的茶很难说不被电子化虚拟化,喝茶形成的生理感受没准会被逼真的科学技术模拟。至于喝茶形成的场景感受,亦可能仅仅是取决于我们摁下哪个按钮。面对一个个虚拟的场景,这种场景文化到底会给我们大家带来什么呢?未来已来,未来没有给场景发展的新趋势提供现成答案,带来的只有一连串的问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财联社11月28日电,美国做空机构灰熊(Grizzly Research)发布针对商汤集团的报告,称商汤集团人为地夸大了收入。商汤股价短线走低,从小幅上...

  1945年,我军连长刘运达,娶日本女战俘为妻,32年后,刘运达发现,老婆竟然如此尊贵

  华为车BU员工加入新合资公司可获N+1补偿及4个月签字费,保留华为股票及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