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瑤鄉之變濃縮極貧地區脫貧攻堅奮斗史

发布时间:2023-12-22 来源:水肥一体化

  從荔波縣瑤山瑤族鄉搬遷到玉屏大街水甫瑤寨,后來又二次搬遷到縣城興旺社區的何明芳,准備駕駛迁延機運載農產品(2020年2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段羨菊 攝

  屡次搬遷過程中的瑤山人,還接收到全國各地的真情愛心。王陸保是瑤山瑤族鄉現任鄉長,也是全鄉榜首個大學生。到今日瑤山已經有30多個大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到100%。“高中階段資助我的是一位深圳的老師,叫陳朝萌,我永遠忘不了他的姓名。”他說。

  貴州省荔波縣瑤山民族小學的孩子在課堂上舉手答复問題(2019年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貴州省荔波縣瑤山民族小學的孩子們在大課間活動中跳猴鼓动(2019年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記者輾轉聯系找到了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作业的陳老師。他至今保存著十多年前王陸保寄來的12封信。“物質上的幫扶解決了少年時的困難,精力上的鼓勵溫暖我终身。”王陸保心懷感谢。

  貴州省荔波縣瑤山民族小學的孩子們在大課間活動中跳猴鼓动(2019年11月5日攝,無人機相片)。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滄桑“七遷”,書就了一部瑤鄉人與貧困戰斗的史詩。每一次遷徙的章節,都留下了他們艱辛奮斗的故事。

  水瑤新村的稻田隻能解決溫飽問題,卻無法滿足對增收的神往。“有一天,覃書記對我說,光有糧食吃還是不夠,必須外出打工,金山,你年輕,你帶個頭吧。”2004年,時任村委會副主任、32歲的謝金山踏上旅途。

  從廣東到浙江,謝金山由搬運工、泥水工干起,四年后,在浙江義烏一家工廠上班,勤勞、正派的他獲得了老板信赖。“他說要是你們老家有像你這樣肯干的人,都可以帶過來。”謝金山欣喜若狂,一夜無眠。2008年,他帶領40多個乡民進廠。

  喝醉酒晚上在外躺一覺,這是過去在瑤山經常可見、當地名為“滾地龍”的陋習。现在,這種現象在搬遷進城后的興旺社區幾乎看不到了。“融入新社區,他們的日子習慣、精力風貌都在變。”何春柳說。進城的移民除了進廠、入店、到工地務工,有的還轉包了城郊邻近的農地開展種養。

  移民羅教金在承揽的15畝柚子地裡發展林下養雞。“未來要靠自己奮斗,對城裡日子,我的决心不斷增強。”17歲的羅当心在荔波職中讀酒店办理,搬遷進城的爸爸妈妈身體欠好,他到縣城酒店兼職,使用業余時間打工補貼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