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中国节水灌溉网

发布时间:2023-11-23 来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更好的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1、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南1 目的及意义我国水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是今后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目前, 全国灌溉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灌溉面积的98%为地面灌溉,灌溉方式粗放,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较低,因此,灌溉节水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首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十一五”末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预期性指标)。 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到201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

  2、到0.50左右。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灌溉系统取用的灌溉总水量的比值,其与灌区自然条件、工程状况、用水管理、灌水技术等因素相关, 是评价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跟踪分析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动情况, 合理评价节水潜力与节水灌溉发展成效,对于促进灌溉节水健康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 “十一五”期间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的有关要求和部署(水农 2006617 号) , 为了统一和规范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方法和步骤,促进该项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技术指南。2 技术路线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采用点与面相结合、调查统计与观测分析相结合、微

  3、观研究与宏观分析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测算分析。各省 (区、 市) 在对灌区综合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代表不同规模与类型(大、中、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下同)的典型灌区作为样点灌区,搜集整理样点灌区有关联的资料,并开展必要的田间观测,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样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以此为基础,得到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分析计算出各省(区、市)平均值;最后,由省(区、市)数据推算全国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具体思路如下:第一,各省(区、市)对灌区情况做整体调查,分类统计灌区的灌溉面积、 工程与用水状况等,确定代表不同规模与类型、不同工程状况、不同水源条件与 管理上的水准的样点灌区,构

  4、建本省(区、市)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第二,搜集整理各样点灌区的相关灌溉用水管理、气象、灌溉试验等资料,并做必要的田间观测,分析计算样点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规模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和分类灌区灌溉用水情 况,分析推算全省(区、市)大、中、小、纯井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 均值;第三,根据各省(区、市)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年毛灌溉用水量和平均灌溉 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加权平均得到本省(区、市)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第四,根据各省(区、市)年毛灌溉用水总量和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 值,加权平均得出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技术路线、程如下图所示。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路线 样点测算分析方法为了规范和统一测算分析方法,便于点面结合和汇总分析,合理推算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各省(区、市)样点灌区的测算分析统一采用本指南推荐的首尾测算分析法。3.2 样点灌区选择3.2.1 样点灌区选择鉴于各省(区、市)灌区数量较多,应分类选择有代表性的样点灌区进行测算分析。样点灌区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样点灌区应按照大型(学30万亩)、中型(1-30万亩)、小型( 1万亩) 灌区和纯井灌区四种不同规模与类型进行分类选取。在选择样点灌区时,应综合考虑工程设施状况、管理上的水准、灌溉水源条件(提水

  6、、自流引水)、作物种类和种植结构、地形地貌等因素。同类型样点灌区重点兼顾不同工程设施状况和管理上的水准等,使选择的样点灌区综合后能代表全省(区、市)该类型灌区的平均情况。样点个数具体要求如下:大型灌区:根据水利部的工作要求,所有大型灌区均纳入样点灌区测算分析范围,即大型灌区的总个数即为样点灌区个数。中型灌区:按有效灌溉面积(A中型)大小分为3个档次,即1&A中型5、5 A中型15、15 0A中型30万亩,每个档次的样点灌区个数不应该少于本省(区、市)相应档次灌区总数的5。同时,样点灌区中应包括提水和自流引水两种水源类型,样点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总和应不少于本省(区、市)中型灌区总有效灌溉面积的1

  7、0%。小型灌区:样点灌区个数应根据本省(区、市)小型灌区(或小型水利工程控制的灌溉区域)的真实的情况确定;同时, 样点灌区应包括提水和自流引水两种水源类型,不同水源类型的样点灌区个数应与该类型灌区数量所占的比例相协调。有条件的省(区、市)能够准确的通过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作物种类等因素分区选择样点灌区。纯井灌区:一般应以单井控制面积作为一个样点灌区(测算单元)。样点灌区 (测算单元)个数应根据本省纯井灌区真实的情况确定,样点灌区数量以能代表纯井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整体情况为原则。鉴于纯井灌区范围大、井数多的特点,应根据土渠、渠道防渗、低压管道、喷灌、微灌等不同灌溉工程形式分类选择代表性样点,同

  8、一种灌溉工程形式至少选择3 个样点灌区。( 2)样点灌区一般应具有一定的观测条件和灌溉用水管理资料等,并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3.2.2 样点灌区动态代表性为使测算分析得到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具有可比性,各测算年度的样点灌区应尽可能保持稳定,一般不宜做调整。如果各灌区工程改造与管理上的水准等因素变化后,造成不一样规模与类型样点灌区与全省(区、市)同类灌区的平均变动情况存在比较大差异,则应对该规模与类型样点灌区的代表性做多元化的分析,必要时做调整, 以使各测算年度的该规模与类型样点灌区综合起来能够代表当年同类灌区的中等水准,即样点灌区群要具有动态代表性。影响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因素较多。对于一个灌区来说,

  9、灌溉工程状况与管理上的水准是重要的条件,而其与工程节水改造投入紧密关联,故样点的动态代表性可以轻松又有效灌溉面积的亩均节水改造投入作为判别指标,分类进行判断:( 1)当年度样点灌区的亩均节水改造投入增加值与全省(区、市)同类灌区的亩均节水改造投入增加值相差w 10%寸,即认为该规模与类型灌区的样点灌区综合起来仍能代表全省(区、市)同类灌区的平均状况,参与平均值计算分析的样点灌区不作调整。(2)当二者相差10%寸,则应对参与计算的样点灌区做调整,使二者相差在10%之内;再以调整后的该类样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值为基础,计算全省(区、市)同类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如果具有充分的资料,

  10、也可采用其它方法判断样点灌区的动态代表性并作合理调整,但应以该类样点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能够代表本省(区、市)同类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平均情况为原则。3.3 样点灌区典型田块选择与灌溉水量观测为了合理确定和复核灌区实际灌溉情况(充分灌溉或非充分灌溉) 、田间净 灌溉用水量等,原则上样点灌区应对典型田块进行田间灌水次数、 灌水方式与习 惯等调查,并进行田间灌溉用水量观测。基本要求如下:(1)典型田块应面积适中、边界清楚、形状规则,同时考虑田间平整 度、土质类型、地下水埋深、降雨天气特征情况、灌溉习惯和灌溉方式等因素的代表 性。如果以上因素差异较大,则应分区选择典型田块进行观测; 对于

  11、范围较大的 灌区,至少应在其上、中、下游针对主要作物选择典型田块进行观测。(2)典型作物选择可根据其实灌面积在灌区内的比例确定。原则上对于作 物实灌面积超过灌区实灌面积 10%以上的作物,均应进行田间毛灌溉水量(直 接进入田块的灌溉水量)观测,灌水量观测位置应为田间进水口, 水量进入田间 的过程中无任何渠道输水;如不具备上述条件,也可根据其它方法估算田间毛灌 溉用水量,如在斗(农)渠供水口计量,应考虑从计量口到田块入口过程的输水 损失,或按照相近作物灌水情况做估算。(3)原则上每次灌水期间都应进行典型田块毛灌溉水量观测,并据此确定 田间毛灌溉定额。田间毛灌溉定额与灌溉次数多少是判断是否充分灌

  12、溉的重要依 据。有条件的灌区也能够直接进行深入的田间灌水观测分析,确定田间净灌溉定额, 为净灌溉用水量计算以及有关数据复核提供相关依据。4首尾测算分析法4.1 测算公式根据定义,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即为某时段灌区田间净灌溉用水总量 与从灌溉系统取用的毛灌溉用水总量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4-1)_W wWa式中nw 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Wj 灌区净灌溉用水总量,m3;Wa 灌区毛灌溉用水总量,m3,确定方法详见4.2;在实际计算中,可先用下式计算灌区亩均综合净灌溉定额M综:N、 M i AiM 综 二- (4-2)A式中 Mi 灌区第i种作物净灌溉定额,m3/亩,确定方法

  13、详见4.3;A 灌区第i种作物实灌面积,亩;N 灌区作物种类总数;A 灌区实灌溉面积(不考虑复种指数情况),亩;(4-3)则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Wanw符号意义同前。为了可以反映灌区灌溉水利用的整体情况,计算分析时段以测算分析年的日 历年为准,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于跨年度的作物则应分段计算 (以 下同),合理确定测算分析年该作物净灌溉用水量。4.2 年毛灌溉用水总量确定(1) 正常的情况年毛灌溉用水总量Wa是指灌区全年从水源地等灌溉系统取用的用于农田灌 溉的总水量,其值等于取水总量中扣除由于工程保护、防洪除险等需要的渠道(管 路)弃水量、向灌区外的退水量以及非农业灌溉水量等。当农

  14、业灌溉输水与工业或城市、农村里的生活供水共用一条渠道(管路)时,还 应扣除其相应的水量(从分水点反推到渠首)。年毛灌溉用水总量应根据灌区从水源地等灌溉系统实际取水测量值统计分 析取得。(2)灌区内结合塘堰坝或其它供水水源灌溉情况在一些利用塘堰坝与骨干灌溉水源联合灌溉供水的灌区,其塘堰坝的蓄水一 部分来自当地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同时还可能有一部分来自渠道补水, 这两部 分水量应计入灌区毛灌溉用水总量中,并按以下要求分析测算:如有塘堰坝或其它水源灌溉供水量统计资料,则以统计资料为准。但供水量中不应包括灌区渠系引水蓄入塘堰坝的水量。如无统计资料,则应对测算年塘堰坝或其它供水水源灌溉供水情况做代 表性典

  15、型调查分析后进行估算。(3)灌区渠系纳蓄雨水用于灌溉情况有些灌区在雨季存在当地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进入渠系纳蓄的现象, 这些水 量如果也用于农业灌溉,而且水量较大,则应进行降水径流分析,将进入渠系用 于灌溉的水量计入到年毛灌溉用水总量中。4.3 净灌溉用水量确定净灌溉用水量分析计算以作物净灌溉定额为基础。本指南针对旱作充分灌溉、旱作非充分灌溉、水稻常规灌溉和水稻节水灌溉等几种主要灌溉方式,分别提出对应的净灌溉定额测算分析方法。如果灌区范围较大,不一样的区域之间气候气象条件、灌溉用水情况等差异明显, 则应在灌区内分区域进行典型分析测算,再以分区结果为依据汇总分析整个灌区 净灌溉用水量。4.3.1 旱作

  16、充分灌溉净灌溉定额(1)样点灌区主要作物净灌溉定额可直接采用田间观测资料(田块选择与 观测要求见3.3),也可参考当地灌溉试验站当年观测资料估算。(2)样点灌区如观测资料有限,可根据当年的水文气象资料,依据水量平(4-4)衡原理计算得出主要作物的净灌溉定额(式4-4)。Mi = ETci - Pei- GeiWi式中 Mi 第i种作物净灌溉定额,mmETci 第i种作物的蒸腾蒸发量,mmPei第i种作物生育期内的有效降水量,mmGei第i种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利用量,mmAWj第i种作物生育期始末土壤储水量变化值,mm具体计算方式详见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计算出的作 物净

  17、灌溉定额单位由mntt算为R37亩时需除以换算系数0.667。4.3.2 旱作非充分灌溉净灌溉定额在水资源紧缺灌区,用水户往往采用非充分灌溉。是否非充分灌溉应根据典 型田块观测(见3.3)或实际灌溉经验进行判断。当观测的进入田间的亩均灌溉用水量小于充分灌溉时的净灌溉定额时, 即视 为非充分灌溉。具体分为两种情况:灌水次数按照需求不变,但每次灌水都达 不到作物生长需要的净灌水定额(即达到充分灌溉时的净灌水定额,下同) ; 减少灌水次数,但每次灌水均能达到作物生长需要的净灌水定额。满足作物生长 需要的净灌溉定额可根据当年灌溉试验站资料或由式(4-4)分析计算得到。非充分灌溉情况下的作物净灌溉定额一

  18、般应采用观测分析成果。如果缺乏有关的资料,为了简化计算,其净灌溉定额能够使用以下方法估算:1 .当观测的作物亩均毛灌溉用水量小于充分灌溉的净灌溉灌定额的60%时,观测的作物亩均毛灌溉用水量即为净灌溉定额。2 .当观测的作物亩均毛灌溉用水量大于充分灌溉的净灌溉灌定额的 60%而 小于100%寸,将观测的亩均毛灌溉用水量乘以 1.00.95之间的修正系数作为 净灌溉定额。4.3.3 水稻灌溉净灌溉定额从理论上讲,水稻净灌溉需水量包括泡田期灌溉用水量、生育期蒸腾蒸发量 以及必要的渗漏水量、育秧需水量等四部分,但由于育秧需水量计算较复杂, 且 用水量很小,因此,在实际计算水稻全生育期净灌溉定额时往往忽略

  19、不计。如有资料,也可根据真实的情况估算育秧需水量, 计入净灌溉定额中。不考虑育秧需水 量时,水稻全生育期(包括泡田)净灌溉定额计算公式为:M =ETc + Fd + Mo - Pe -Ge(4-5)式中 M 水稻净灌?K定额,mmETc水稻蒸腾蒸发量,mmPe 水稻生育期内的有效降水量,mmFd 水稻全生育期渗漏量,mmMo 插秧前的泡田定额,mm可根据当地灌溉试验或灌溉经验确定;Ge水稻全生育期地下水的利用量, mm详细计算方法见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计算出的作物净灌溉定额单 位由mm算为m3/亩时需除以换算系数0.667。应格外的注意,对于采用水稻节水灌溉制度的区域,可以水稻节水灌溉制度设

  20、计的净灌溉定额为基础推算净灌溉用水量;有观测资料的灌区能够准确的通过实际观测 值计算净灌溉用水量,或者采用相近灌溉试验站资料进行估算。4.3.4 作物套种情况净灌溉定额在许多灌区,往往采用两种或多种作物间作套种,如玉米与大豆,棉花与大豆、小麦与玉米等。套种期间:在灌溉实践中,一般以满足主体作物的需水为主, 其净灌溉定额 可根据主体作物种植情况按前述方法确定;实灌面积以套种作物实灌面积计。非套种期间:按照单种作物的实际情况参照 4.3.1或4.3.2中的方法计算净 灌溉定额。4.3.5 净灌溉用水量计算灌区净灌溉用水量用下式计算:NWj = Mi Ai(4-6)i工式中 N 灌区播种作物种

  21、类总数。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4.4 特殊情况4.4.1 有洗碱要求时若灌区有洗碱要求,则在测算灌溉净用水量时必须考虑洗碱水量, 洗碱过程 中的漫溢水量视为损失量,不予考虑。所需的田间洗碱渗漏量(洗碱净定额)可 根据灌区试验资料和生产经验科学合理地确定。此时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应按下式修正:N% (Mi A) L A(4-7)i TWaa式中 L洗碱净定额,m3/亩;As洗碱面积,亩;其它符号意义同前。4.4.2 井渠结合灌溉情况有些灌区采用井渠双灌,井灌区和渠灌区交错重叠,无法明确区分。这时可 将灌溉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 分别统计井灌提水量和渠灌引水量,以两者 之和作为灌区总的灌溉用水量

  22、。此时,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则按下式计算:Nv Mi A(4-8)二一iwWa井+Wa渠式中 Wa渠渠灌年毛灌溉用水量,Wa井井灌年毛灌溉用水量,其它符号意义同前。有些渠灌区中虽包含有井灌面积, 应作为两种类型分别单独计算。但两者相对独立,这种情况下井灌和渠灌135省(区、市)级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推算5.1 省(区、市)级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计算公式省(区、市)级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省(区、市)年净灌溉用水总量 与年毛灌溉用水总量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5-1)Wj省W式中 、省全省(区、市)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Wj省一一全省(区、市)年净灌溉用水总量,万 m3;Wa省 全

  23、省(区、市)年毛灌溉用水总量,万 m3。根据这一定义,在已知各规模与类型灌区平均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和年毛灌溉用水量的情况下,省(区、市)级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按下式计算:w大型Wa大型+ w中型Wa中型*w小型Wa小型+ w井Wa井,“w省二 (5-2)Wa大型 Wa中型 Wa 小型 Wa井式中Wa大型、Wa中型、Wa小型、Wa井一分别为全省(区、市)大、中、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的年毛灌溉用水量,万 m3;w大型、w中型、w小型、w井一-分别为全省(区、市)大、中、小型灌区和 纯井灌区的平均灌溉用水有效利

  24、用系数。5.2 省(区、市)级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推算5.2.1 1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计算各省(区、市)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依据各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与用水量加权平均后得到。计算公式为:N工大i W大iw 大型(5-3).一 W大 i 1式中 晨、W大i分别为第i个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和 年毛灌溉用水量;N 大型灌区个数。5.2.2 中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计算首先以样点灌区测算值为基础,按算数平均法,分别计算1-5万亩、5-15万亩、15-30万亩各规模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

  25、;然后按统计的 1-5 万亩、5-15万亩、15-30万亩灌区年毛灌溉用水量加权平均得到全省(区、市) 中型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1_5 W-5 , 55 W55 , 1541 W540w 中型.WJW55+W5 次-式中 )石、”5#、町一一分别为1-5万亩、5-15万亩、15-30万亩灌区的灌 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Wi苴、WsjL5 W15型 分别为1-5万亩、5-15万亩、15-30万亩灌区的年毛灌溉用水量5.2.3 小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计算小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 w小型按照小型样点灌区算术平均值 进行

  26、计算。5.2.4 纯井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计算对于纯井灌区,首先采用算数平均法分别计算土渠、渠道防渗、低压管道、 喷灌、微灌5种灌溉工程类型样点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然后,按不同灌溉工程类型的年毛灌溉用水量加权平均计算全省(区、市)纯井灌区的灌溉用 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土 W土 +管W管+喷W喷+”微W微W土W管W喷-w微式中“土、“管、“喷、“微一一分别为土渠、渠道防渗、低压管道、喷灌、微灌5种灌溉工程类型样点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算数平均值;W土、W管、W喷、W微一一分别为土渠、渠道防渗、低压管道、喷灌、微灌5种类型纯

  27、井灌区的年毛灌溉用水量由此得到全省(区、市)大、中、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 “w大型、w中型、w小型、w井, 然后,再按式(5-2)计算得到省(区、 市)级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5.3 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推算按照上述方法得到各省(区、市)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后,用各省(区、市)年灌溉用水总量加权平均得出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wiWai(5-6)(5-7)i 1式中“wi 第i个省(区、市)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m-省(区、市)总个数;Wi 第i个省(区、市)的年毛灌溉用水总量

  28、,m3;Wa全国一一全国年毛灌溉用水总量,m3,其计算公式为:Wa全国八W其它符号意义同前。6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样表为了便于对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分析计算与汇总,以下提供一些样表 (见附表),供各省(区、市)进行测算时使用,各省(区、市)也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对表格进行修正和补充。附表1、附表2、附表5和附表8为向部工作组上报表,其它表格供各省(区、 市)测算分析时参考使用。附表:一、样点灌区基本资料调查表附表1: 年 灌区(样点)基本信息调查表附表2: 年 纯井灌区(样点)基本信息调查表附表3: 年 灌区(样点)气象信息调查表附表4: 年 灌区(样点)作物与田间灌溉情况调查表附表5:

  29、 年 省(区、市)灌区统计信息汇总表二、测算分析成果汇总表附表6: 年 灌区(样点)净灌溉用水量分析汇总表附表7: 年 省不同规模灌区信息汇总表附表8: 年全部样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分析结果汇总表附表9: 年省(区、市)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分析结果汇总表基 础 信 息灌区名称:灌区位直:省(区巾)市县经度:纬度:灌区规模与类型:口大口中口小水源类型:口自流引水口提水灌区地形:口山区口丘陵 口平原设计取水流量(m3/s)设计灌溉面积(万亩)当年实灌面积(力由)当年功效灌溉面积(力亩)当年降水量(mm)多年平均降水量(mm)当年完成节水工程投资(万元)综合净灌溉定额(m3/亩)灌区主要土质类

  30、型灌区地下水埋深范围(m)累计达到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万亩)合计渠道防渗低压管道喷灌微灌渠 系 信 息渠道长度与防渗渠道级别条数总长度(km)渠道防渗长度(kmD防渗率 (%)混凝土浆砌石其它干渠支 渠斗 渠农 渠其中骨干渠系(对m3/s )毛 灌 溉 用 水 情 况渠首引水量(万m3)地下水取水量(万 m3)塘堰坝供水量(万 m3)其它水源引水量(万m3)塘堰坝取水:口后口无塘堰坝供水量计算方式:口径流系数法口复蓄次数法径流系数法参数年径流系数蓄水系数集水面积(km2)重复蓄满次数重复蓄满次数启效谷积(万m3)其它末级计量渠道( 渠)灌溉供水总量(万 m3)洗碱水量灌区洗碱:口有口无洗碱面积(

  31、力由)洗碱净定额(m3/亩)填表人:联系电线、经纬度填写大致范围,如东经 AB CD,北纬EF1 -GH。也可以填写样点灌区大致中心处或灌区管理单位所在地(必须在灌区范围内)的经纬度。2 地下水埋深范围填写灌溉期间灌区平均最高最低地下水埋深。3 完成节水工程投资包括当年灌区骨干工程改造田间工程建设等已完成工程投资。4 灌区主要土质类型,根据分布面积大小按其所占百分比依次填写1-3 种,格式如:粘土30%,沙壤土30%,粉壤土20%。5 由于灌区情况差别较大,渠系级别多样,各地根据典型样点灌区情况可以对样表进行补充,

  32、如干渠级可以分为总干分干等,以灌区实际情况分别填写;6 当年实灌面积是与有效灌溉面积对应的实灌面积,不考虑复种指数;7 如果灌区综合净灌溉定额有观测或统计结果则填写,如无可不填写此项;8 防渗率是指某一级渠道设计超高水位下的已防渗断面面积与土渠断面总面积之比,该值根据灌区渠系资料计算分析后直接填入。9 毛灌溉用水量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项进行填写。其中渠首取水量和塘堰坝取水量等均应为考虑弃水退水和工业与城市农村生活等非灌溉用水后的水量数值;其它水源取水量包括当地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进入渠道的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量等。具体计算参见指南 4.2 。10 如样点灌区的塘堰坝灌溉供水量有统计资料,则直接填写统

  33、计值,有关参数均不用填写; 如无统计资料,可在径流系数法参数和复蓄次数法参数中选择其一填写相关信息。11 末级渠道灌溉供水总量是指在具有量水设施的末级固定渠道计量得到的实际灌溉供水量,末级固定渠道量水点可以是斗口农口或其它级别渠道量水点等。如果灌区只在支渠有量水设施,可以填支渠口测量值。在括号中应注明量水口级别。12 洗碱净定额可根据灌区试验资料和生产经验科学合理确定。15附表2 :年 纯井灌区(样点)基本信息调查表灌区位置:省(区巾)市县经度:纬度:井灌类型:口土渠地面灌口渠道防渗口低压管道口喷灌口微灌灌区地形:口山区 口丘陵口平原当年实灌面积(力由)灌溉取水总量(万m3)当年降水量(mm)

  34、多年平均降水量(mm)综合净灌溉定额(m3/亩)灌区地下水埋深范围(m)灌区主要土质类型填表人:联系电线、地下水埋深范围填写灌溉期间灌区平均最高、最低地下水埋深。2、完成节水工程投资包括当年灌区骨干工程改造、田间工程建设等已完成工程投资。3、灌区主要土质类型,根据分布面积大小按其所占百分比依次填写1-3种,格式如:粘土30% 沙壤土 30% 粉壤土 20%4、当年实灌面积是与有效灌溉面积对应的实灌面积,不考虑复种指数。5、如果灌区综合净灌溉定额有观测或统计结果则填写,如无可不填写此项。#附表3 :年 灌区(样点)气象信息调查表气象站点名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气象站地 理信息经度

  35、纬度高程(m)日气象数据月日日最tWj温度(C)日最低 温度(C)日平均相对 湿度(为日照时数(h)2米处风速(m/s)降水量(mrm填表人:联系电线、经度和纬度至少精确到分,如 X Y。2、气象站点原则上应该在灌区内部选择,观测值在整个灌区或灌区部分区域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如果灌区内部无气象站,可使用与该样点灌区邻近的气象站点数据。3、气象站的个数要根据需要而定。如果样点灌区面积较大,同时灌区内气象条件差异较大, 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尽量多地选取气象站个数,使气象资料能具有代表性。基 础 信息作物类型:口一般作物口水稻口套种口跨年作物灌溉模式:口旱作

  36、充分灌溉口旱作非充分灌溉口水稻常规灌溉口水稻节水灌溉土质类型试验站净灌溉定额(m/亩)观测田间毛灌溉定额 (m3/亩)水稻育秧净用水量(万 m 、一 3、 水稻泡田te额(m/亩)水稻生育期内渗漏量(m/由)作物系数:口分月法口分段法分月法作物1作物名称平均由产(kg/由)播种面积(力由)实灌面积(力由)播种日期年 月日收获日期年 月 日分月作物系数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作物2作物名称平均由产(kg/由)播种面积(力由)实灌面积(力由)播种日期年 月日收获日期年 月 日分月作物系数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分 段 法作物名称平均由产(

  37、kg/由)播种面积(力由)实灌面积(力由)KCiniKCmidKCend播种/返青快速发育开始生育中期开始成熟期开始成熟期结束月日月日月日月 日月 日地下水利用种植期内地下水利用量(mm)种植期内平均地下水埋深(m)极限埋深(m)经验指数P作物修正系数k有效降水利用种植期内启效降水利用量(mm)降水量p ( mm)有效利用系数:P 55浙3030 * 5050 浙 100100 邓 150P 150填表人:联系电线 该调查表内所列作物应该在种植范围内土质类型地下水埋深降水/ 气象条件灌溉习惯和灌溉方式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如果差别较大,则应对灌区分

  38、区调查,按分区分别填写。2 一般作物指当年种当年收的旱作物,如春玉米;跨年作物为前一年种,当年收的作物, 如冬小麦。3 灌溉模式一栏,旱作填写“充分灌溉”或“非充分灌溉”;水稻填写“常规灌溉”或“节水灌溉” 。4 试验站净灌溉定额是指当年灌区灌溉试验确定的值;观测田间毛灌溉定额是指典型田块实际量测值。5 如果作物为水稻,则应填写泡田定额生育期内渗漏量和水稻育秧净灌溉用水量。6 作物系数的填写有两种方式,一是分月经验值法,一般由灌溉试验站有关联的资料确定;二是分段法,具体参见(FAO-56, 1998)中有关内容。作物系数推荐使用分月经验值法,如缺乏资料,可使用分段法。对于一般作物和水稻,两种方法可

  39、任选其一填写;对于套种作物和跨年作物,要选择分月经验值方法填写。7 如果为套种作物和跨年作物,需要填写两种或两期的作物系数,其它则只需要填写一种。8 对于跨年作物如2008 年冬小麦做出详细的调查,过程如下:假设第一期冬小麦为2007 年 10月 20 日种植,2008 年 6 月 10 日收获;第二期 2008 年 10 月 24 日种植, 2009 年 6 月 20日收获。 则需要分别取2008 年 1 月 1 日 -2008 年 6 月 10 日, 以及 2008 年 10 月 24 日 -2008年 12 月 31 日两阶段的作物系数。9 如果灌区已有种植期内地下水利用量和有效降水利用量统

  40、计结果,则可直接填写;如无 则需要填写相关参数和系数信息。10 极限埋深为地下水无潜水蒸发时的地下水埋深;P 为经验指数(无因次),一般通过一系列分析和试验资料确定;k 为修正系数(无因次),与作物和灌溉降水情况相关。仔细地了解可参考培训教材。19附表5:年 省(区、市)灌区统计信息调查表说明:该表由省技术人员查全省统计信息后输入系统。21附表6:年 灌区(样点)净灌溉用水量分析汇总表作物名称灌溉 模式净灌溉定额观测计算与分析试验站 观测值 (m3/ 亩)选用定额M (m 3/亩)播种面积(力由)实灌面积A(力由)净灌溉用水量.3.MA (万 m)田间观测 值(m3/亩)计算值(m3/ 亩)修正 系数

  41、分析采用值(m3/亩)冬小麦夏玉米早稻中稻晚稻单季稻豆类棉花油料果树其他洗碱合计说明:该表由计算软件汇总后直接输出,无需人工填写附表7:年 省不同规模灌区信息汇总表灌区规模全部样点个数后效灌 溉回枳 (万亩)毛灌溉 用水量 (万 m3)个数后效灌 溉回枳 (万亩)毛灌溉用 水量 (万 m3)大型灌区中型灌区小型灌区纯井灌区土渠渠道防渗低压管道喷灌微灌合计总 计说明:该表由计算软件汇总后直接输出,无需人工填写附表8:年全部样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分析结果汇总表灌区规模与类型样点灌区名称后效灌 溉面积 (力由)实灌 面积 (万亩)年毛灌 溉用水 量(万m3)累计达到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万亩)节水

  42、工 程总投 资 (万元)灌溉用水 功效利用 系数灌溉用水 功效利用 系数平均值渠道 防渗压道 低管喷灌微灌合计大 型 灌 区提水1自流引水1小计中型灌区1-5力由提水1自流 引水1小计5-15力亩提水1自流 引水1小计15-30 力由提水1自流 引水1小计灌区规模与类型样点灌区名称后效灌 溉面积 (力由)实灌 面积 (力由)年毛灌 溉用水 量(万m3)累计达到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万亩)节水工 程 总投资 (万元)灌溉用水 功效利用 系数灌溉用水 功效利用 系数平均值渠道 防渗压道 低管喷灌微灌合计中 型 灌 区合计提水1自流 引水1小计小 型 灌 区提水1自流引水1小计纯 井 灌 区土渠1一渠道防渗1一二1 /.-低压管道1-1喷灌1L一J,微灌111一一一小计说明:该表由计算软件汇总后直接输出,无需人工填写23附表9: 年 省(区、市)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分析结果汇总表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mm:调查年份全省平均降水量(mm:灌区规模与类型个数有效灌溉 面积(力由)实灌卬积 (力由)灌溉用水量 (万m)灌溉用水 功效利用 系数大型灌区中1-5力由型5-15力由灌区15-30力由合 计小型灌区纯井灌区总 计说明:该表由计算软件汇总后直接输出,无需人工填写。-25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若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相关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一些下载相关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GA/T 2037-2023法庭科学疑似毒品中尼美西泮检验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