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各地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4-07-07 来源:杏彩app客户端下载

  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习作出重要指示。正值秋粮生产关键时期,农业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复杂,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是当前“三农”系统最紧迫的任务。7月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防汛抗旱调度会,部署全力打好农业抗灾夺丰收攻坚战。相关省份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介绍了当地农业防汛抗旱情况,现摘录如下。

  入汛以来,河北省经历了严重气象干旱,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高2.2℃,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少55.8%,给夏播夏管带来不利影响。面对严峻形势,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立足抗高温、抗大旱、防大汛,强化工作统筹,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关键措施,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规范工作流程。先后制发《河北省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2024年农业防汛抗旱工作方案》《2024年夏种夏管应急预案》,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制定农业灾害防范应对措施,明确职责分工和运行机制。印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当前农业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从七个方面做出系统安排,细化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

  二是强化应急保障。6月14日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Ⅳ级应急响应,落实日调度工作机制,及时、准确掌握夏播进度和农业受旱情况。联合省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印发《抗高温抗干旱保夏播保全苗工作紧急通知》;联合省电力公司,出台抗高温干旱保夏灌用电十项措施。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支持的9080万元救灾资金,已全部下达到93个县(市、区)。

  三是提高用水效率。坚持节水为要,会同气象部门择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协调水利部门加大蓄水放水力度,千方百计用足用好天上水和土壤水,优化配置地表水和引调水,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减少地下水开采。截至6月30日,全省夏播基本结束,通过干播等雨、雨后趁墒播种、造墒或浇“蒙头水”、坐水种或开应急井等方式基本实现适期播种。

  四是开展技术包联指导。省级成立12个夏种夏管技术包联指导组,联动全省1.6万名农业技术人员、4.5万名“一村一名农技员”下沉一线,“点对点”“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指导农户落实抗旱保墒措施,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6月28日以来,河北省出现多次大范围降雨过程,全省在田作物旱情均得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缓解。气象部门预测近期还有多次降雨过程,7月中下旬该省将逐步进入雨季,局部有旱涝急转风险。

  下一步,河北将认真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与气象、水利、应急、电力等部门密切配合,科学分析研判旱情、汛情发展形势,细化灾前防御、应急救灾、灾后恢复等应对措施,加强种、肥、药等应急农资储备,落实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措施,千方百计夺取秋粮及全年粮食丰收。

  今年以来,山东和大多数北方省份一样,受到不同程度旱情影响。山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多次作出安排部署,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指导。山东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帮助和全力支持下,全力落实农业抗旱有效措施,圆满完成夏收任务,有序推进保夏播、促夏管,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迅速响应部署。今年山东省降水偏少,特别是6月较常年少了六成。当地重视、加强研判,6月9日即印发《关于全力做好抗旱保夏种、促夏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厅级负责带队、分6个组赴各地帮包指导。与水利、气象、黄河河务等部门协同配合,开展24小时精细化气象监测,实施人工增雨685轮次,积极争取增加黄河引水指标,累计完成黄河引水16.7亿立方米,全力以赴缓解旱情影响。

  二是全力腾茬抢种。6月4日,山东连夜召开加快夏收进度视频部署会议,督促各地及早腾茬、抢墒抢时播种,150万台(套)农机、25万农机手和技术人员参与“三夏”会战,全省集中机收较往年提前5天完成,为后期有效应对旱情赢得宝贵时机。目前,全省夏玉米播种基本结束,夏大豆播种过九成,整体播种质量较高。

  三是狠抓抗旱保苗。加大灌溉力度,充分的发挥渠、井、站、塘等农田水利设施调节作用,利用喷灌、滴灌等技术及时增墒补墒,指导农民播前浇“造墒水”、播后浇“蒙头水”、出苗浇“保命水”。全省累计启用机电井23.95万眼、机动抗旱设备57.7万套,浇水保苗8649.6万亩次,基本实现应浇尽浇、能浇浇透。

  四是强化技术服务。持续开展“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组织1.8万名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实地为农民解决困难。加大技术抗旱力度,坚持抗旱保苗和单产提升两手抓,推广应用玉米耐密抗逆品种、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等技术,为再夺秋粮丰收、全年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发挥政策效用。前期,中央财政紧急拨付的1.67亿元抗旱救灾资金,已第一时间下达地方,支持统筹开展水源调度、落实抗旱保苗措施。全省各级累计投入资金3.19亿元、人员107万人次,全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

  预计7月上中旬降水转多、较常年偏多2~3成,旱情将逐步缓解。下一步,山东将认真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坚决扛牢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政治责任,全力推进农业抗旱保夏播促夏管措施落实落地,对未播地块,重视降水情况,及时督促抢墒播种或改种,做好夏种收尾工作;对已播地块,集成技术措施,加快苗情转化升级。同时,完善工作预案,防范应对旱涝急转,全力以赴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稳定,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持续贡献山东力量。

  入夏以来,内蒙古持续高温少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全区自锡林郭勒盟以西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少25%~69%。牧区部分草场受旱,大多分布在在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农区以轻旱为主,目前影响不大。

  面对灾情,自治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强化组织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和常务会专题研究抗旱工作,先期安排应急资金4300万元,主要负责亲自赶赴抗旱一线指导救灾工作。农牧厅由厅级干部带队,先后4次赴旱情严重地区调研指导,进一步探索旱情进展和农牧民受灾情况,迅速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时上报灾情,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二强化协同配合。自治区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各部门积极行动、紧密配合。农牧厅与气象等部门强化沟通对接,3次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形势,发布预警信息26次;林草部门筹集救灾饲草28万吨;水利部门投入抗旱机电井11.59万眼、运水车辆611辆,有效解决35.3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气象部门采取人工增雨措施,累计面积达到7.5亿亩。三强化综合施策。农牧厅制定畜牧业应对旱情9条措施,抓紧解决明显问题。饲草保障上,完成调运12万吨。牲畜减损上,提前出栏26万个羊单位,托管代养3万个。资产金额的投入上,自治区、盟市、旗县累计投入资金0.7亿元,农牧民自筹资金3.1亿元,金融机构发放“抗旱宝”贷款0.5亿元,紧急购置饲草料等抗旱物资。技术服务上,全区组建20支服务团队,开展抗旱技术服务7752人次,同步做好疫病诊疗和病死畜无害化处理,防止灾疫并发。政策落实上,加快发放畜牧良种、草原补奖等惠牧补贴,10个旱情严重的旗县已兑现资金近亿元。动员各地采取积极措施抗旱保畜,大力推广畜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10种模式,推送各级经验做法18个。

  虽然采取了积极措施,但受地方财力紧张、牲畜价格下跌等影响,内蒙古自治区抗灾减灾压力仍然较大。下一步,内蒙古将按照本次会议部署要求,既着眼解决眼前困难,抓好饲草调运、托管寄养、舍饲圈养、贷款降息等有效措施,也注重建立长效机制,通过草原畜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特别是着重关注脱贫人口,加强动态监测,强化帮扶措施,确保不因灾发生规模性返贫。

  夏种以来,安徽先后出现北旱南涝,旱涝叠加,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全省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支持下,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力保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大局平稳向好。

  旱情方面,5月中旬起,皖北地区持续晴热少雨,全省累计造墒播种、抗旱保苗面积4130万亩次,确保夏播粮食适期播种。近期有几场降雨,但雨量分布时空不均,宿州、淮北仍有部分农田墒情不足。

  汛情方面,6月19日入梅后,全省出现5次强降雨过程,雨带南北摆动,暴雨综合强度达最高的“特强”等级,居历史第2位,黄山市等皖南山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全省已抢排田间积水、科学田管233万亩,修复、加固农业设施2.1万处,消毒消杀有序推进,补改种和补栏增养陆续启动。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主动担当作为。安徽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农业防汛抗旱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负责紧盯不放,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深入灾区调研指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落实省委“克服干旱对夏种的不利影响”“做实做细农业救灾工作”“连续作战、务求首战必胜”的指示要求,坚决做到“有旱必抗、有粮必种、有灾必救、有苗必保”,推动宿州、黄山等地有序开展灾后生产恢复。

  二是强化工作部署,周密组织安排。常态化落实厅级领导包保联系服务制度,下派16个省级工作组包保16个市,召开全省农业减灾救灾领导小组全员会议。制定完善防灾减灾工作预案,做到部署早、行动快、推进实。印发《切实抓好夏种夏管工作的通知》,推动各地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开展造墒播种,抓好灾后恢复生产。

  三是强化包保指导,精准做好服务。启动播种进度和墒情、灾情日调度、日报告制度。制定大豆玉米抗旱播种、水稻抗涝田管等技术方案。组织1.3万余名基层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会同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组建多支专家组,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提高抗灾技术覆盖面和到位率。发挥专业合作社、农机应急队作用,采取“大户带小户”,帮助小农户防汛抗旱。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落实兜底保障。落实中央财政8120万元,省、市、县财政1700万元救灾资金,第一时间下拨至受灾地区,支持开展排灌、沟渠排查整修,淘洗或新打机井;落实查苗、洗苗、扶苗、补苗,加快修复损毁养殖设施设备,紧急支援黄山市动物防疫物资,开展无害化处理和灾后消杀,做好种子等救灾农资调运调配。

  五是强化工作合力,科学统筹推进。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保持密切配合,日会商、日分析、日通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会同省水利厅利用引江济淮工程,以最大流量向皖北送水。指导农险公司,积极地推进保险理赔,已赔付到位超300万元。

  据气象预报,近两天江淮之间中南部和江南北部有强降雨,江淮沿江部分地区可能会发生洪涝灾害,7月3日~6日雨带北抬,皖北地区旱情有望解除。下一步,安徽省农业农村系统将按照此次会议精神,坚定不移锚定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目标,凝心聚力,扎实行动,全力以赴推进防汛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

  今年福建降水明显偏多,局部地区出现大雨、暴雨,突发性、极端性天气时有发生。6月9日~18日,福建省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本轮强降雨时间长、强度大、范围集中,全省农业因灾损失27.1亿元。从行业看,农作物、农田设施受灾最为严重,渔业、畜牧业等相对较轻。

  福建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防汛救灾工作,全力以赴抓实抓细农业防灾救灾各项工作。一是强化部署推动。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防汛救灾工作会议,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强与气象等部门会商,加密监测预警和农情调度,及时精准掌握灾情,切实做好防范应对。二是开展指导服务。编印水稻、玉米等11类防洪减灾技术手册,第一时间下发灾后农业恢复生产、夺取粮食丰收等政策性文件,派出3个抗灾救灾专家服务组,出动抢险救援队伍441支1.1万人次,投入农机具1.5万台(套),消毒过水畜禽养殖、交易、屠宰等场点1.4万个。三是加快恢复生产。下达省级农业救灾资金8262万元,指导培训农户2.7万人次,调拨杂交水稻储备种子1.1万公斤、种苗3300多万株,补种改种粮食、蔬菜等作物15.6万亩,防治病虫害53万亩,修剪加固果茶5.2万亩。四是推动保险理赔。及时协调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开辟绿色通道,目前已基本完成查勘定损,理赔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协调推动改进烟叶保险政策,争取将烟叶烤制、储运等环节纳入保险范围,最大限度保障烟农利益。

  福建将按照本次会议部署,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防灾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稳面积、提单产、保总量,千方百计夺取粮食丰产、农业丰收。一是落实恢复生产措施。抓紧做好清沟排渍、扶正清洗、追施肥料、防治病虫害等工作,通过“早改晚”“中改晚”“稻改菜”“水改旱”等方式,加快补种改种粮食作物和短生育期蔬菜。将冲毁农田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工程修复,尽快恢复生产条件。二是全力提高秋粮单产。用好规模粮油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社会化服务、农业防灾救灾等资金,组织农技人员等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落实防灾增产关键技术措施,适时开展秋粮“一喷多促”作业,促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努力实现以丰补歉、以秋补夏。三是加强灾害防范应对。重视台风、暴雨、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动态,及时预测预警,深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备足防灾救灾物资,完善应急预案,拧紧责任链条,牢牢把握农业防灾抗灾工作主动权。

  今年以来,江西省降水偏多,特别是6月11日后,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五多,给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灾情就是命令,江西坚持“防、抗、减、救”并举,全力以赴做好农业防汛救灾工作。目前全省灾情总体可控,早稻和中稻轻度遭灾,农业生产秩序正常。

  一是提前防灾。江西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农业防汛救灾工作,今年3月省政府就召开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防灾减灾救灾视频会,研判全年灾害形势,提前部署工作。汛前先后印发农业防汛工作方案、单退圩堤农作物抢收抢种预案等,强化农业防汛防灾重点工作。4月开始,由厅级干部包片、处级干部包县,组建93个指导组,根据自身的需求深入所有涉农县,指导全年粮食生产和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二是全力抗灾。灾情发生后,江西省委、省政府靠前指挥、多次调度、专题部署、专题调研,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支持农业防汛救灾工作。广大农业干部、农技专家下沉一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指导农户落实促弱转壮、补种移栽等措施。目前,全省绝大部分绝收田块已补栽中稻,成灾田块正在慢慢地恢复苗情。

  三是精准减灾。全省与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坚持每日会商,精准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到市、到县。通过“江西微农”“12316”服务平台等,向广大农户发送预警预报等23期,指导农户降低灾害影响。严格落实灾情日报制,及时做好灾情调度,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农业灾情。

  四是科学救灾。落实中央和省级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93亿元,向15个县(市、区)免费发放救灾种子14.9万公斤。向受灾县紧急派出“一对一”工作组和巡回专家组,开展技术指导和风险排查,督促落实养根护叶、看苗追肥、预防病害、修复设施等措施。

  据气象预报,未来两天暴雨将在赣北北部维持,7月3日后,受副高控制,江西省转晴热天气;据水文监测,截至6月30日下午16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20.64米,超警戒线米;经省防指初步会商,根据雨情水情汛情趋势研判,预计对240座单退圩堤内109万亩农作物不会造成影响。当前,全省水库总蓄水量约199.3亿立方米、较2023年同期偏多24亿立方米,进入后汛限仍可蓄16.2亿立方米,下半年农业抗旱有基础。

  下一步,江西将按照本次会议精神,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全力抓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工作,力争为国家多打粮。一是既抓田管、也抓播种。指导受灾地区分类施策,提升苗情。抢晴播种,确保中稻意向面积落实到位。二是既抓修复、也备双抢。抓紧修复受灾农业设施,抓紧恢复生产秩序。提早做好“双抢”农机、物资和技术准备,确保“双抢”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既抓防汛、也备抗旱。通过“一库一策”,精准调度蓄水情况,抓住最后一次降雨时机,为下半年抗旱工作多蓄水、蓄满水。四是既抓面积、也抓单产。压茬推进晚稻和秋杂粮生产,确保完成全年面积任务。以569个吨粮片、高产片为抓手,切实抓好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

  今年以来,湖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落实早稻、中稻种植任务,并超计划完成,苗情长势好于上年,各类农业生产形势较好。6月16日以来,湖南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累计降雨量688.4毫米,较常年偏多29.5%,对水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目前总体可控。

  面对雨情灾情,湖南省把防汛抗灾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按照农业农村部的部署要求,全力打好抗灾保丰收攻坚战。一是提早部署,及时预警“防”。制定《2024年湖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在汛前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督促各地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特别是年初针对湖南省粮食生产易遭遇“倒春寒”灾害天气,强力推广集中育秧、合理密植等技术,提早了播种时间,提升了苗情质量,某些特定的程度缓冲了局地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二是科学应对,全力以赴“救”。省委、省政府派出8个督导组,其中省农业农村厅带领1个督导组开展防汛救灾督导。在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防汛救灾Ⅳ级应急响应后,湖南迅即启动农业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实行灾情日报制。各地及时采取封堵河流缺口、开沟排水、清理淤泥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对因灾死亡畜禽及时无害化处理,做到了应收尽收,应处尽处。三是抢抓时机,多措并举“补”。发布涵盖水稻、蔬菜、畜禽、渔业等分领域救灾技术27个,联合湖南广电拍摄系列救灾补损技术短视频,通过村村响广播、新媒体联盟66家平台集中发布,浏览量破千万。省级组建14个专家指导组,包干市州开展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全省累计派出技术队伍1166支、13617人次。发动160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投入抗灾救灾农机具超过1.1万台(套),抓紧调度种子、化肥、农药等折合3700多万元。目前湘南地区已完成改种补种5000余亩。同时,及时将有因灾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识别为监测对象,确保不发生因灾返致贫。

  下一步,湖南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部署安排,全力抓好防汛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工作。抓紧调拨8000万元省级财政农业救灾资金,支持各地抓好田间管理、设施修复、改种补种,补栏补苗,提前谋划应对也许会出现的旱情,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督促各地及时做好“双抢”工作,适时抢晴收获,实现早稻颗粒归仓、晚稻适时栽插,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3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615亿斤左右。同时,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两个强化”等要求,结合湖南实际实施“三化五行动”,大力推动农业设施化、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突出抓好种业科学技术创新,持续推进农机研发制造“揭榜挂帅”,着力打造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深入推动农村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