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2 来源:杏彩app客户端下载
货车沿着盘旋车道缓缓行驶,大型设备有序上楼;建筑墙体不是钢筋水泥,而是能发电的光伏板……5月13日,第二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呈现了一场新颖、智能的 “绿色”盛宴。
大会以“助推绿色建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引领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为主题,围绕绿色建筑“全产业链”,集中展示最新技术成果、新产品和应用实例。中建二局在此次大会上围绕“绿色建筑”主题,展示了系列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
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要在节约土地上下文章。随着城市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产业用地资源日益紧张、工业用地成本慢慢增长,工业发展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加速和土地资源紧张的双重压力,工业上楼应运而生。
大会展出的南山智造·红花岭产业园一期项目“工业上楼”模型,是全国首个“工业上楼”示范项目的缩影。整个模型 “建筑”堆叠有序,与周边“道路”、“绿地”等巧妙映衬。项目运用“折叠空间+多维产城”概念,通过采取‘环形坡道+高架道路’方案,将货运交通引入第2层、第5层及第9层平台,实现‘多首层’设计,高效解决了重型设备不易上楼、高层厂房货运效率低等难题,从而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及入驻企业的低楼层意愿,有效实现产业布局从横向铺排到纵向扩展。同时项目深入推动绿色低碳,以太阳能光伏,建成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光储充)于一体的“多能互补”的节能设备;以植物固碳技术,实现园区内、屋顶、车道以及室内的绿化,尽可能降低碳排放;以集中冷站建设,设置多台高效冷水机组,通过智慧能源的数据采集,对冷站进行集中控制,大大降低碳排放。
通过巧妙的空间规划和建筑规划设计,南山智造·红花岭产业园一期项目将原来总建筑面积约27.7万平方米的集体老旧工业园区,蝶变为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推动产业、资金、人才向“上楼”企业集聚,真正的完成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
推进建筑领域绿色转型,不仅要探索城市更新新模式,还要推动建筑用能结构实现低碳转型。
大会展出的“未来理想城市单元”模型,沙盘中鳞次栉比的绿色低碳科技元素,无一不体现着这座现代化社区建筑的“未来感”,这就是嘉定未来理想城市项目。在项目市集,抬头是“能发电”的屋面,项目市集屋面采用了光储直柔系统,包含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直流配电和柔性控制4个模块。光伏组件安装面积占到屋顶面积的43%,光伏发电可抵消50%的能源消耗,让建筑本身就能成为“发电厂”。低头是下凹式绿地,项目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收集到的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同时,回收处理的雨水可用于室外杂用水,包括道路冲洗、绿化灌溉、水景补水以及停车库冲洗等,将建筑打造成为社区生态“调节器”。
在住宅楼宇满足超低能耗和绿色建筑基本级标准、公共建筑实行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的基础上,项目幼儿园及局部楼宇更满足“近零能耗”和国内绿色建筑最高的三星级建设标准,可减碳40%以上,为建设新时代生态宜居城市单元注入活力,筑造理想城市“硬内核”。目前,项目市集已荣获中国住建部-瑞士合作开发署中瑞零碳建筑示范项目,并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零碳建筑标准研编与技术集成示范研究”。
只需动动操作平板,便可使一个长70厘米、宽20厘米左右的小型机器人在暗河、沙地沼泽、高淤积等恶劣环境作业,这就是“CCTV管道非开挖智能检测机器人”,运用这项技术,地下管网的检测与修复可实现路面不开挖、工人不下井,既安全又高效,完美修复了像“毛细血管”般的城市地下污水管网。与它同样“智能”的 还有“钢结构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该系统基于BIM技术、大数据分析,可实现构件全生命周期数据汇总分析与应用,通过二维码技术实时动态展示构件状态,实现集成式智能建造管理,有效提升了钢结构项目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智能装备与智能管理平台的应用,实现了对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智能管理和控制,使建造过程更加智能化,优化建筑结构和工作流程,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促进项目实现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将在未来建筑领域占了重要地位,推动绿色建筑须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协同发展,只有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设计、建材、施工、运营全过程,才能真正在砖瓦间增添深深绿意。
和评理|“信用破产”却“一再透支”:美方经济霸凌行径无助于修复双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