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19 来源:节水灌溉
日前,记者再次深入安徽森亚生态农林有限公司,采访了宣城市光彩协会理事、泾县十届政协常委、安徽森亚生态农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青松。
走过蔡村镇工业开发区,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安徽森亚生态农林有限公司,发现公司正在扩建,建成后研学游接待中心就设在这里。
张青松带着记者边走边聊。1977年出生的张青松,是地地道道的蔡村镇泉峰村人。1996年7月从安徽省医药学校毕业后,他从化验员做起,在制药公司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四年。2000年9月开始,他在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进修了四年。之后,他进入国泰医药公司,成为一名医药销售经理。这段艰苦的销售经历,锤炼了张青松的意志,让他学会了洞察世界、与人沟通,具备了较强的销售拓展能力、应变处事能力和良好的市场分析判断能力,并取得了中药师职称,为他下一步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他抢抓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创办了泾县振兴采石厂,在解决农民就业、助推农民增收的同时,他自己也赚得了“第一桶金”。
有了资金积累以后,张青松开始思考怎么样转型发展。考虑到泾县位于北纬30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很适合石斛栽培。反复调研、论证后,张青松毅然回归到自己医学专业,开始了石斛的栽培。2011年,他将农村闲置100多亩土地流转过来,创立了以石斛为核心,集传统中药材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安徽森亚生态农林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历程。
发展石斛产业,张青松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遭遇失败也在所难免。张青松和记者说:“头一年,我满怀信心地平整了土地,高价买来了石斛苗,搭建了三个棚,期待来年有好的收成。但是,由于缺少技术,没有种植经验,每盆石斛都用鹅卵石垫底,水分流失较快,隔天浇水还是烂了根,让我投入的数十万元打了水漂。”
面对挫折,勇者的选择依然是勇往直前的。张青松认真分析了原因,请来了安徽省石斛产业协会会长、省级非遗传承人何祥林来基地指导铁皮石斛栽培;与安徽中医药大学产、学、研合作,开展林下仿野生石斛栽培并取得成功。经过不断实践,张青松的石斛栽培终于得到了成功。米斛和铁皮石斛花开的时刻,张青松甜蜜地笑了。
经过多年的栽培研究,安徽森亚生态农林有限公司已经种植石斛多达600多万株,拥有长江以南最大的米斛种植基地。该公司也先后获得“省级林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市级林业、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以及“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市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殊荣。公司也成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和宣城市工业学校的学生实习基地。张青松本人也被评为市级创业之星。
栽培成功仅仅是万里长征路上走完了一小段,产品研发又是一个新的课题。张青松邀请了安徽中医大学俞年军教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为公司产品把关,开发出了石斛花茶、石斛酒等系列新产品。该公司所产的石斛系列新产品,也在网络评选中被评为“游泾县不得不购的特产”。
旅行的时候别将个人财物暴露在公共场所下,这样很有一定的概率会引起小偷的关切,所以最好身上携带零钱,这样不用每次付钱要掏钱包。
张青松和记者说:“铁皮石斛又称‘黑节草’,是稀有名贵中药材,素有‘千金草’之称,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由于铁皮石斛多生长于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和岩石缝隙中,或是高大的乔木上,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小气候要求近乎苛刻,再加上自身繁殖能力低下,生长三至五年才能采收,极为稀有。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就将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惜濒危药用植物。但是,令人惊喜的是,2015年7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安徽普查队专家教授一行来到汀溪,在一处岩石缝隙中发现有三、四株野生铁皮石斛。这也是泾县首次发现自然生长的铁皮石斛。”这一发现,更加坚定了张青松栽培仿野生铁皮石斛的决心。
在专家的指导下,张青松采取仿野生技术,利用林地和天然原材料搭建凉棚,山泉水浇灌,通风保湿,营造铁皮石斛、米斛野生环境。采摘后的铁皮石斛和米斛,胶质饱满,口感好,渣少,纤维含量低,营养价值高,得到安徽中医大学和业内专家的一致肯定。
虽然说想要独自旅行放松心情,但是碰上坏人了就可能不会这样想了,所以最好有朋友的陪伴才好。
刘叶林是县林业局局长,他对张青松发展石斛产业大为赞赏。他说:“石斛产业是林下朝阳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地人在森亚公司务工,劳动强度不大,又能学到栽培技术,一举两得。张青松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能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等中心工作,吸纳了当地50多位村民就业,并安排了10个贫困户在公司做工,让每个贫困户每年增收8000-10000元,助力我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谈到下一步打算,作为宣城市首届创业之星、泾县九届优秀政协委员、第四届泾县优秀青年的张青松信心满满。看着一株株待放的铁皮石斛花,张青松向好地说:“石斛有特殊的功效,涉及中药、保健、食品、美容等很多领域,这个产业能做到无穷大。下一步,公司将发挥皖南川藏线‘东大门’的优势,走‘公司+农户’生产模式、‘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在形成高端、完整的产业链的同时,走‘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建设特色民宿,发展研学游、体验游、休闲游,延伸产业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振兴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