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3 来源:节水灌溉
发展节水灌溉的目的是要逐步的提升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国内已普遍的使用“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灌溉用水效率的表征指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在某次或某一时间内被农作物利用的净灌溉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灌溉引水量的比值,它与灌区自然条件、工程状况、用水管理上的水准、灌水技术等因素有关。
发展节水灌溉的目的是要逐步的提升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一直以来,国内外有许多表征灌溉用水效率的指标,说法也不统一。鉴于目前国内有关联的资料已普遍的使用“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表征灌溉用水效率,为与实际管理工作相衔接,本细则采用“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灌溉用水效率的表征指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在某次或某一时间内被农作物利用的净灌溉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灌溉引水量的比值,它与灌区自然条件、工程状况、用水管理上的水准、灌水技术等因素有关。
为了适应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和节水灌溉发展的要求,跟踪灌溉用水效率动态变动情况,科学评估“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程度,为制定“十二五灌区改造与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提供基础依据,水利部于2005年底启动了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工作。
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全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2010年全国水利投入2000亿,今后每年投入4000亿,10年共将投入4万亿元)。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的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抓紧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
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控入河湖排污总量。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做考核,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为跟踪测算分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动情况,科学评价节水灌溉发展成效与节水潜力,根据水利部的要求,自2006年起,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全力支持下,连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取得的成果为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和规划提供了依据。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