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大坝必须炸掉?修建治理黄河的工程为何被人们如此痛恨?

发布时间:2024-11-27 来源:杏彩体育官网app下载

  天灾无处说理,许多人将矛头指向三峡水库,声称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就是一大败笔。

  2003年8月24日,原本40年风雨顺的渭河流域,忽然被厚重的乌云压得喘不过气,接着,瓢泼大雨重重砸向地面。

  这场雨不仅大,而且广,波及渭南市5个县市区,55个乡镇,714个村。大雨一共下了51天,降水总量达394.3到493.1毫米。

  借着大雨的声势,渭河猛然爆发,接连创下了四个历史之最:洪水水位最高、洪水总量最大、洪水历史最长,洪水演进速度最慢。

  在这场洪灾中,一共有56.91万群众受灾,23人死亡,受毁坏的农田面积107.84万亩,房屋倒塌19.19万间,损害桥涵17座......给渭南市带来35.33亿元的经济损失。

  灾难过后,这里的人们花费两年的时间,才建起旧日家园,可在灾难中死去的亲人,却是花上成千上万个“两年”,也回不来了。

  事后,水利专家将这场灾难称为“小水大灾”,洪水是5年一遇的小灾,造成的危害却是50年难遇的大灾水准。

  为探求小灾大害的原因,水利专家一路探寻,终于在三门峡库区发现问题,原来是水库内淤积严重,导致槽蓄能力不够,洪水无处流通,只能在百姓家肆虐。

  自三门峡水库建成后,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将大量的泥沙带到这里,泥沙越积越多,开始向上蔓延,导致上游河床不断抬升。

  当暴雨突降时,激增的洪水一泻而下,毫无准备的渭河,再无能力将这些洪水引向合适归处,只能任其泛滥。

  背了这许多人命官司,三门峡水库成了真正罪人,千夫所指。在灾害发生的这一年,就有专业的人建议炸毁三门峡水库。

  200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光斗、水利部前部长钱正英,两人一起就三峡水电站的问题,发表讲话,觉得应进行拆除。

  随后,陕西省15位省人大代表,一起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递去《关于停止三门峡水库蓄水发电、尽快降低陕西潼关高程、彻底消除渭河下游水灾隐患的议案》,内容也是希望尽快拆除三门峡大坝。

  其中河南省32名人大代表,也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议案,阐述了三门峡作为水利枢纽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不应该废止。

  这一年的9月17日,三门峡市也有所行动,写下来了5000字的文章,发到水利部,文章大意是,三门峡市离不开三门峡水库。

  一时之间,两方吵得不可开交,三门峡水电站关停与否,成了许多人重视的话题。

  三门峡水库该不该拆,不能只从2003年的洪灾考虑,而应立足过去与未来,探究它存在的意义。

  修建的起因,是蒋介石造成的。1938年日军大举入侵时,蒋介石唯恐日本人夺郑州,命人将黄河大堤给炸了。

  这一炸,洪水很快蔓延到中牟、商水一带,给驻扎在这里的日军带来了特别大的影响,南下行动也被迫取消。

  日军是拦住了,可漫天的洪水,也给沿岸百姓带来了灾难,旧日的房屋田地变成一片汪洋,放眼望去,尽是哀鸿遍野。

  到新中国成立,我国政府才有余力来治理黄河水患。1947年,被蒋介石炸毁的花园口被堵上,1952年,毛主席到黄河边查看,准备建一座水库来治理黄河水患。

  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只有少数的能力修建水库,只能寻求苏联的帮助。苏联专家给的建议是,在水流较为和缓的潼关修大坝。

  我国地质学家听了苏联专业的人建议,感觉不太靠谱,潼关土质含沙量大,就算能在上面建成大坝,洪水一来,还是得冲垮。

  敲定了最终修建项目,各地人才开始齐聚三门峡,原本计划五年的修建计划,只四年就完成了。

  可下游的泥沙少了,上游却增多了,仅仅1年,泥沙淤积的问题严重影响水库蓄水。

  面对泥沙淤积的问题,专家们又一合计,将原本的“蓄水拦沙”,改成“滞洪排沙”。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在汛期来临之际,坝上的所有闸门都打开,洪水倾泄而出,就能带走水库中的泥沙。

  为了整治泥沙的问题,1964年12月5日,周恩来专门召开会议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对水库进行改建。

  这次拟定的改造建设方案被称为“两洞四管”,“两洞”是指在大坝上增修两条泄洪排沙隧洞,“四管”是将其中四条用于引水发电的钢管,改建成泄洪排沙管。

  第一次改建工程,就这样,从1964年开始,到1966年完工,改建后的大坝泄量从原来每秒3084立方米,增加到每秒6102立方米。

  为了彻底根除积沙问题,1969年6月,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个省派代表到三门峡市,讨论对三门峡水库的进一步改建计划。

  会议完后,第二次改建工程于1969年开始,到1978年结束,这次改建打开了1到8号原始股倒流底孔,用作泄流排沙孔,降低1到5号发电钢管进水口底板高程,安装了5台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

  改建的同时,水库的“蓄清排浑”工作,也在1973年底开始做。这样的形式成功让三门峡水库容量从22.1亿立方米,恢复到31亿立方米,成效显著。

  之后这样的方式也被运用到了三峡水库中,据模拟试验和数字计算表明,采用这种方式,三峡水库能在80年到100年后,使水库冲淤达到一个平衡水平,保持90%以上的库容。

  三门峡拆与不拆,还没有开始建时,就慢慢的变成了了争论不休的线年,当一群专家聚集在北京饭店开会,商议如何修建三门峡水库时,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

  在之后的七天研讨中,黄万里从始至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舌战群儒。但来这里的都是认为需要修建的专家,黄万里一人,又怎能扭转局势。

  泥沙淤积,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都会造成威胁。就算是修好,以后也会被拆除的。

  30亿斤。同时,三门峡水库对湿地与渔业的开发,也起到一定保障作用,在权威的统计数据里,

  除了农业外,三门峡水库还助推着商业的发展,三面峡船闸的建立,开启了一条连接西安、洛阳、郑州、开封的水上贸易通道,

  。这条水上通道的建立,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陆地运输的负荷,成本低、效率高,极大地推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所以,三门峡的存在有利有弊,主张拆与不拆的人,大概可分为两派,上游的认为该拆,下游的坚决不让拆。

  他们的主张,从自身立场出发,并不像当年黄万里力排众议时,真正从学术角度考虑。如果争论不休的人也能跳出功利角度,就会发现,拆与不拆不是讨论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