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江淮改革实景图|蚌埠:创新运用EOD模式 让淮河“靓”起来

发布时间:2024-07-07 来源:杏彩体育官网app下载

  沙滩、草坪、跑道……在淮河蚌埠主城区段,两岸如画的风景,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游玩、休闲锻炼,这里也成了蚌埠新晋网红打卡点。

  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蚌埠市针对主城区淮河洪水下泄不畅、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治理投入总体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借鉴和运用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EOD模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的创新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实施主城区淮河防洪生态综合治理“靓淮河”工程,如今已是 “一川清流穿城过,两岸美景不胜收”。

  该项目2023年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生态环境重大工程”首个地方典型示范案例并向全国推介,获评全省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佳”实践创新案例。

  蚌埠市深入推动“靓淮河”工程,已治理8公里,投资概算9.35亿元,精打细算节省3亿多元,实际投资仅用5.6亿元。结合淮河南北岸10个城市排水口和排污口建成多个湿地公园,将过去“脏乱差集中带”打造成贯穿西东的“城市绿肺”“生态绿轴”和“城市中心公园”,带动周边土地出让收益大幅度的提高,并依靠发展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

  根据现状摸排和现行基准地价测算,通过实施“靓淮河”工程,沿线万亩建设用地,可实现居住、商业商务、产业三大类出让收益总计超70亿元,以“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通过对淮河河道切滩、拓槽、疏浚、清淤,完成土方480万方,淮河主河道拓宽至500米左右,主河槽泄洪断面增大30%,河道蓄水能力新增480万方。利用350万方切淮弃土加固堤坝背水面,把原有10米宽堤顶加宽至35-65米不等,形成“超级堤防”,全方面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减轻汛期防洪压力,确保城市安澜。

  “靓淮河”子项目——龙子河口枢纽设计抽排、自排流量均为80立方米/秒,建成后城市排涝标准提高到30年一遇,同时新增8立方米/秒的灌溉补水功能,既能提高沿岸农田灌溉保证率,又能有效改善龙子湖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完全解决汛期暴雨造成的“城市看海”、方邱湖片区排涝灌溉难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阶梯式利用滩涂地,枯水期变城市公园,丰水期过洪,充分的利用淮河丰水期短、枯水期长、丰枯水位变化大的特点,重塑滩地形态。

  坚持凡土必绿、能绿尽绿、优化树种、贯通水系、栽植水草、净化水质,最大限度增大滩地内水体和绿化面积,强化水体自净能力,累计新增水面2600亩,新增城市绿地1.2万亩,年净化污水约1.2亿吨。

  大力推进准河航道建设,将淮河主航道由原来的12米高程,通过河道切滩、拓宽、挖深、疏浚等措施,下沉至8米高程,航道拓宽挖深使运能大幅度的增加,淮河主航道由三级航道升为二级航道,打通了蚌埠乃至皖北地区融合长三角物流通道,加快淮河水运航向资源共享、港口城市互联互通。

  依托“靓淮河”26公里历史背景和文化轴线,兼顾普惠民生的文化工程与引领转型的文化品牌塑造,将蚌埠3万年前的古菱齿象、7300年前双墩文化、5500年前大汶口文化、4200年前大禹文化等,通过雕塑、小品、主题公园等多种艺术形式,沿河布点,打造千里淮河文化长廊。

  在淮河两岸迎水面高程22米以上塑形地块建设篮球、网球、足球等体育场地共1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万人,成为蚌埠市民休闲娱乐锻炼养生的临水健身基地、滨河体育公园,也是目前全省最大的河道型外滩体育公园。

  围绕五彩阡陌、古镇新街、城市阳台、淮畔剧场和铁路、淮河文化公园等景点,在“靓淮河”建设区域谋划骑行步道、索道、热气球等休闲项目,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记者 李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值年返校纪念大会暨人才安徽行——中国科大校友专场活动隆重举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值年返校纪念大会暨人才安徽行——中国科大校友专场活动隆重举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