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6 来源:公告公示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孝建指出,近期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
他提醒,市民在使用取暖设备享受温暖的同时,也要谨防低温烫伤,防患于未然。如果发生了烧烫伤,要正确应对,及时就医。
近日,40多岁的吴女士独自一人在家中睡觉时,因电暖炉不正确使用发生爆炸起火,吴女士当即惊醒迅速扑火,在屋内逗留30分钟之后,造成全身多处70%深Ⅱ-Ⅲ°火焰烧伤,清晨6时多由120救护车送往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进行救治。
到院后,医院开启烧伤救治绿色通道,紧急为吴女士进行气管切开和焦痂切开手术。由于患者长时间吸入浓烟导致肺功能衰竭,医生给其使用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连续肾脏替代(CRRT)治疗。
昨日(22日),记者从医院获悉,患者已撤去ECMO,但是全身烧伤情况严重。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主治医师汤文彬介绍,冬季常见的烧烫伤类型主要有烧伤和低温烫伤两类:
包括火焰烧伤、热液烫伤、热接触伤、化学烧伤、电烧伤以及皮肤的放射性损伤等。生活中常见的烧伤源包括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汽烧烫以及火灼伤等。冬季大量使用火、电、气,增加了烧伤风险。医院接诊的吴女士就是由于使用电暖炉不当发生爆炸起火,导致重度烧伤。
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冬季使用的电暖器、暖宝宝、热水袋、艾灸等都是低温烫伤的常见热源。
“低温烫伤的面积通常比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也许皮肤表面看起来不严重,仅仅是红肿或小水泡,但其实皮肤深部已经受到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创面感染导致难以愈合或愈合后遗留严重瘢痕。”汤文彬说。
使用电暖炉时不应太贴近皮肤,尤其是皮肤感觉异常的糖尿病患者,以及皮肤较易受损的婴幼儿和老年人。
通电时间不要太长,入睡时应关掉电源,避免彻夜使用。最好选用调温电热毯,可在温度合适时调到保温档。
不要灌水太满,盖口需拧紧,防止热水流出。能够正常的使用毛巾、棉布、毯子等将热水袋包裹,或者隔着衣服进行取暖,避免皮肤的直接受热。
艾灸时一定要注意对皮肤的保护,艾灸时间不能过长,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局部触觉、痛觉不敏感的患者须格外谨慎。此外,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以防燃烧的艾炷脱落翻滚致伤。
“大家一定要到正规渠道购买质量过关的取暖产品,慎防‘三无’产品发生意外爆炸,因此导致烧烫伤。平时也要定期检查取暖产品是不是老化或破损,如果有问题要按时换。”汤文彬说。
李孝建指出,若发生意外烧烫伤,应立即按照“冲、脱、泡、盖、送”的急救流程处理,先立即冷水冲洗,脱去烧烫伤区域的衣物,用洁净的毛巾或衣物等保护创面,并立即送到医院就医。
“‘冲脱泡盖送’,是烧烫伤后最科学的解决方法,有助降低热力因素继续渗入皮肤的速度,起到预防深度烧伤的作用。”李孝建说。
另外,被烧烫伤后有人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自行治疗,比如使用“秘制药膏”,或把酱油、牙膏一类的东西涂抹在伤口上。汤文彬指出,这些操作可能会影响医生对其深度的判断,还会造成伤口感染加深,增加治疗难度。
李孝建指出,烧烫伤后,面积较小的可以在家中自行换药,用碘伏消毒、使用抗菌药膏等。如果面积过大或伤口迟迟无法愈合,则需要到正规医院的烧伤整形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