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微咸水 大效果(美麗中國)

发布时间:2024-08-05 来源:安装场景

  微咸水是十分規水源之一,其開發运用對於優化水資源装备體系、进步水資源运用功率具有极端重粗心義。本年5月1日起將实施的《節約用水條例》提出,將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礦坑(井)水、微咸水等十分規水納入水資源統一装备。

  近年來,河北滄州以科研成果為引領,在鹽鹼地上量体裁衣開展微咸水綜合运用,探究了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之路。

  春光明媚,渤海之濱的河北滄州,連片冬小麥正陸續返青,目之所及,翠綠麥苗煥發著勃勃生機。

  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白茫茫的鹽鹼地,“出村往外瞧,一片白面瓢。神仙來種地,難拿二成苗”。

  鹽隨水來,也隨水去。2013年,我國严重科学技术支撐計劃項目“渤海糧倉科技演示工程”啟動。作為項目中心區,滄州依托中國科學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以下簡稱“中國科學院南皮站”)進行科技創新,大力開展微咸水灌溉與运用、咸水結冰灌溉、耐鹽節水優良品種推廣應用等作业,办理培肥鹽鹼地,进步作物產量。

  眼下,上一年秋天種下的冬小麥已有10厘米高。連日來,中國科學院南皮站副研讨員董心亮深化滄州市南皮縣潞灌鄉曲庄村的田間地頭,進行苗情調查,指導病虫害防治,為農戶答疑解惑。

  “上一年用微咸水灌溉的800畝玉米賣得不錯,畝產增長近50公斤﹔本年春天冬小麥長勢也挺好,多虧了中國科學院南皮站科研人員的指導。”曲庄村谷物種植專業协作社負責人張培庚說。

  滄州蒸發量遠大於降水量,淡水資源緊缺,鹽分隨蒸發集合地表。2013年,張培庚承包了數百畝土地。但是,由於土地存在的鹽鹼化問題,小麥畝產量不抱负。

  办理土壤鹽鹼化,關鍵是壓鹽。“以往用淡水壓鹽,首要採取修水渠、挖排水溝等工程办法,乃至抽取深層地下水,淋洗地表鹽分,在壓鹽的同時灌溉了作物。雖然效果明顯,但要耗费很多淡水資源。”董心亮說。

  據介紹,一般將含鹽量2至5克/升的水稱為微咸水。在鹽鹼地區域,淺層地下水和地表徑流匯集的窪地積水大多是微咸水。

  “通過實驗發現,在中輕度鹽鹼地,每年春季冬小麥的拔節期,採用一次微咸水替代淡水進行灌溉,既不影響小麥的產量,還能有用節約淡水資源。”董心亮說。

  於是,在南皮縣,科研人員大力實施微咸水灌溉與运用。曲庄村有片窪地,集滿了旱季降水及橫向滲透的淺層地下水,成為一個大水坑。“我每年種一季小麥,都會用這裡的水灌溉一次。”張培庚說。

  據悉,窪地蓄積的雨水通過與淺層地下咸水進行水體交換,含鹽量約為3克/升。作物對鹽分具有必定耐受性,微咸水不會损害作物生長。在春季(旱季)生長關鍵期,作物得到灌溉﹔夏日,降雨滲入地下,又可淋洗因微咸水灌溉留在地表的鹽分。

  張培庚地点协作社的土地是微咸水灌溉的第一批演示田。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南皮站科研人員每到小麥返青、收獲,玉米播種、秋收等重要時間節點,都過來指導農民採用微咸水安全灌溉,同時推廣抗鹽鹼、抗倒伏的優質小麥品種。

  “现在,改进后的土壤上,小麥和玉米產量有了顯著提高,給协作社帶來豐厚的效益。”張培庚說。

  連日來,中國科學院南皮站海興試驗基地的科研人員在600畝試驗田上進行土地翻耕、培肥,為后續種植秋葵和棉花做准備。

  “4月種棉花,5月種秋葵。比及了秋天,就能够正常的看到碧綠秋葵一望無際,飽滿的果莢包裹著鼓鼓的籽粒﹔棉花的棉絮洁白飽滿……”中國科學院南皮站副站長郭凱說,1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撂荒的重度鹽鹼地,什麼農作物都難以生長。

  比较南皮縣,海興縣距離渤海更近,土壤鹽鹼化程度更重。“其他地區窪地裡的是微咸水,而這裡的咸水含鹽量乃至超過10克/升,無法直接用於灌溉。”郭凱說。

  “這裡的咸水不能灌溉庄稼,但能用來办理鹽鹼荒地。”郭凱介紹,針對濱海地區地下水位淺且礦化度高的特點,他們採用咸水結冰灌溉技術改进鹽鹼地。

  每年冬季,海興縣氣溫降至零下10攝氏度左右時,科研人員都會抽取淺層地下咸水灌溉到重度鹽鹼地上,這些水會敏捷在地表結成冰層。

  “就像小時候吃冰棍,開始幾口很甜,往后越來越淡,那是因為糖度高的部分先消融。”郭凱解釋,“咸水也類似。不同濃度的咸水冰點不同,比及來年開春,隨著氣溫升高,高濃度結冰咸水會因冰點低先消融並滲入土壤,帶走地表很多鹽分﹔隨后,低濃度的微咸水、淡水陸續消融,持續淋洗地表鹽分,最終實現壓鹽效果。”

  經過數年實驗,郭凱和科研團隊成員發現,冰層一次性悉数消融淋洗后,重度鹽鹼地表層土壤含鹽量能從10克/千克降到3克/千克,效果明顯。

  “應用咸水結冰灌溉技術,盤活了鹽分在土壤、地下水等環節的循環過程,降低了土壤表層鹽分。”郭凱介紹,不僅如此,咸水結冰后,冰層能够阻擋地表水分蒸發,防止含鹽量上升。

  這項技術試驗成功后,周邊十裡八鄉的鄉親也主動上門學習。“我們不僅在海興縣的重度鹽鹼荒地演示應用咸水結冰灌溉技術,還逐渐在唐山、天津等濱海地區推廣。經過办理,重度鹽鹼荒地能够用於棉花、油葵、枸杞等耐鹽作物的種植。”郭凱說。

  那麼,長期运用微咸水灌溉,會不會构成土壤次生鹽漬化,從而加重地區鹽鹼化問題?

  近来,在中國科學院南皮站的試驗田裡,董心亮等科研人員正在調配不同份额的微咸水,對不同地塊的同品種小麥進行灌溉試驗,積累數據。

  董心亮介紹,經過很多試驗發現,長期运用偏咸的水灌溉,的確會引起土壤次生鹽漬化。但土壤本身品質也起到及其重要的效果,土壤中的有機質能够轻松又有用按捺鹽分集合,有助於作物生長。

  “在必定范圍內,土壤有機質含量越高,土壤可接受灌溉的咸水濃度就越高。試驗數據顯示,當有機質含量約為18克/千克時,小麥能接受的灌溉咸度最高。”

  於是,近年來,科研人員通過增施有機肥、改进劑或生物碳等提高土壤質量。“我們正在對試驗數據進行剖析總結,构成可演示推廣的鹽鹼地土壤質量提高技術,在不減少作物產量的前提下,讓更多的咸水資源得到运用。”董心亮說。

  近来,在位於海興縣辛集鎮的滄州正大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養殖池內池水干淨,池底的水草明晰可見,裡面暢游著大大小小的龍蝦。

  “咸水正適合龍蝦等生長。重度鹽鹼地種庄稼不可,一些耐鹽牧草卻能成活,適合發展生態養殖。”海興縣副縣長宋紅霞介紹。

  在“渤海糧倉科技演示工程”項目帶動下,现在在環渤海地區,自西向東顺次散布著節水優質農產品帶、鹽鹼生態草牧業帶、沿海生態保育帶。

  “未來,我們會根據不同區域水鹽條件量体裁衣推進綜合运用,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中國科學院南皮站站長孫宏勇說。

  河湖是水的重要載體,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办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不斷完善河湖生態系統保護办理體系,加速復蘇河湖生態環境。…

  公民網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水利部音讯,3月18日,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累計調水量打破700億立方米(含生態補水超108億立方米),其间中線調水625.93億立方米,東線調水67.77億立方米,東線北延工程調水6.30億立方米,惠及沿線7省市40多座大中城市,获益人口超1.76億。 據悉,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水利部持續加強工程調度办理,強化運行監管,全力保证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